会员名单
> 副会长单位
> 理事单位

信用修复政策迎来重大升级!2025版vs2023版,到底有啥变化?

发布时间:2025.09.03
9 月 1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不少小伙伴都好奇:这距离 2023 年 5 月 1 日实施的《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才过去一年多时间!为何在短时间内再次发布“信用修复管理办法”?两个文件之间存在哪些具体区别?
小编尝试为大家解析一下!
   不是 “又发了一个”,而是 “升级替换”
这并非是在原有办法之外新增一个管理制度,而是对原有试行办法的全面升级与替换。
根据发改委的官方说明,新征求意见稿是在总结一年多实践经验基础上,对原有试行办法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旨在构建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
   两大管理办法主要区别
一、名称变化:从 “信用信息修复” 到 “信用修复”
2023 年:《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
2025 年:《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二、修复范围明确:完善 “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修复
2023 年试行办法:主要规范行政处罚信息的信用修复。
2025 年征求意见稿:完善和优化了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信用修复。
三、修复条件优化:体现包容审慎原则
新征求意见稿对信用修复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细化与优化,尤其是针对非主观故意、性质较轻的失信行为,设置了更为宽松的修复条件,充分彰显了监管的人文关怀与包容性。
四、程序简化:提升修复效率
基于一年多的实践经验,新征求意见稿对信用修复的程序进行了优化和简化,明确了各个环节的时限要求,预计将大幅提高信用修复的效率。
五、制度整合:统一信用修复管理体系
新办法将原本分散在不同规定中的信用修复制度进行了整合,建立了更加统一、规范的信用修复管理体系,避免了制度 “碎片化” 问题。
   对企业与个人的影响
新办法实施后,或许将带来以下变化:
1.更多失信主体有机会通过正规程序修复信用。
2.信用修复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3.信用修复的可预期性增强。
4.全社会信用意识将进一步提升。
   小编说
大家可以看到,从 2023 年试行办法到 2025 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信用修复制度正在快速演进和完善!
这次修订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基于实践经验的深度优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化和精细化。目前新办法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社会各界仍可提出修改建议。最终出台的正式规定值得期待,它将为信用修复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引。
供稿:绿盾公共信用事业部
来源:绿盾信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