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单
> 副会长单位
> 理事单位

“信”预警|谨防“能人”介绍“好工作”陷阱

发布时间:2025.10.16
望子成龙,却误信“能人”;花费百万,却竹篮打水。耗费大量钱财铺就的“求职路”,背后却是一场精心编织的骗局。近日,福建省福州市闽侯法院审结一起冒充国企领导介绍工作的诈骗案。
2022年9月,陈某谎称自己系某国企领导,能够安排人员进入国企工作。黄某为让儿子进入国企工作,与陈某结识。陈某先后以“走关系”、缴纳医社保、培训费等各种理由向黄某母子索要钱款。2022年9月至2024年6月,黄某母子多次向陈某指定账户转账137万余元。由于一直未能入职工作,黄某母子对陈某产生怀疑,陈某便以办理手续、资料审核等需要时间为借口搪塞拖延。为骗取黄某母子的信任,陈某还伪造了任命文书等相关文件,并安排他人(另案处理)冒充该国企工作人员与黄某母子通话或见面。2024年7月,黄某母子因长期未能入职向陈某讨要钱款未果,遂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线索后将陈某抓获。经查,2020年11月至2024年7月,陈某以同样方式对小静(化名)实施诈骗,骗取钱款83万余元;2024年4月至5月,陈某又冒充某国企领导谎称帮助小玲(化名)介绍项目,骗取钱款8万余元。陈某多次对多人实施诈骗,涉案金额共计229万余元。检察机关以被告人陈某犯诈骗罪向闽侯法院提起公诉。
闽侯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多名被害人钱款共人民币229万余元,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综合考虑本案案情及被告人坦白、认罪认罚等情形,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十五万元。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求职诈骗犯罪不仅扰乱就业市场秩序,损害求职者的切身利益,更破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求职诈骗犯罪中,诈骗分子往往利用求职者及其家属渴望高薪、稳定工作的心态和寻求捷径的心理,处心积虑设置求职陷阱:或打造“能人”人设虚构人脉,编织“付费内推”的谎言;或虚构招聘岗位,骗取“培训费”“手续费”等相关费用;或假借正规公司旗号,招聘人员从事犯罪活动等。本案中,陈某通过冒充身份、伪造文件等手段虚构事实,以打点关系、缴纳费用等理由向受害者索要钱款,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应依法惩处。
眼下正值“金九银十”的秋招黄金期,广大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要擦亮双眼,通过正规渠道应聘工作,在公开官方平台仔细核实招聘信息真伪和招聘方资质,切勿轻信一面之词。求职季守好“钱袋子”,从拒绝“关系陷阱”开始。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