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大图)
安徽省2023年政府报告中,令人关注的提出“强化为民宗旨,坚守务实诚信、崇廉尚俭公仆本色。坚持以政务诚信引领社会诚信,深入实施政府履约践诺行动,有约必履,有诺必践,说话算数。推动各市提升信用建设水平,争创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明确了在接下来的信用工作中,要全面提升政务诚信建设水平。扎实推进政府履约践诺,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强化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完善各地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府院联动”机制,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败诉、被执行人案件信息实时共享至省信用平台;加强公务员诚信建设,强化公务员守法诚信教育,增强诚信履职意识。做好全省公务员录用、调任人选社会信用记录查询工作。
此外,在提升城市信用建设水平方面。提出力争不少于7个市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月度平均排名进入全国前30位,各市排名保持全国前100位。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城市按要求全面整改,力争不少于2个市成功创建;尚未创建的地级市和所有县级市全面申创。推动江淮、皖北信用联盟深度合作。
广东省
广东省在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工作上持续发力。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广东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今年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信用基础制度、优化信用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加强信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推动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信用建设支撑作用、推进信用应用创新、建设高标准信用服务市场、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推动信用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10项工作要点。

(点击查看大图)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紧扣广东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使监管对诚信经营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明确提出了在重点领域,深入推进行业信用管理和分级分类监管、完善省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信用奖惩系统、加强合同履约的信用监管、大力推广信用承诺制等重点工作。
此外,在推进信用应用创新方面,提出要出台广东省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全省各地各部门揭榜攻关探索信用应用新场景、新模式,打造20个创新性标志性应用成果;坚持“小切口、大改变”,深入推进信用报告代替企业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支持广州开展“信用+供电”“信用+供水”“信用+供气”等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创新;支持佛山推广“守信快批”“人工智能+双随机”应用场景;支持江门组织实施跨部门跨地域社会信用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支持汕尾开展”信用+民情地图”“信用+就医”应用场景。
四川省
四川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体现四川特色、服务国家全局的现代化之路。今年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加强信用法规制度标准建设、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双公示”工作、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协同推进信用监管、规范信用信息修复工作、加强城市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创新“信易+”应用场景、规范和培育信用服务市场、深化川渝信用协同发展、加强信用宣传教育等12个方面提出42项工作任务。

(点击查看大图)
此外,在深化川渝信用协同发展方面,加强双核联动,探索形成协同的信用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探索联合制定公共信用信息补充目录,促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推动守信激励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共享互认;推进川渝征信一体化建设。引导中外信用评级机构在两省市设立实体机构;共同开发“信易+”应用场,推动信用街区、信用商圈建设。
陕西省
陕西省聚焦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守好安全底线,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今年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着重在聚焦信息共享应用、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强化信用手段运用和有关要求4个方面提出18项工作任务。

(点击查看大图)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在陕西省2023年政府报告中提出“完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实施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制管理,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持续化常态化,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明确了接下来的工作是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完善各行业领域严重失信行为认定标准等信用建设和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完善表彰奖励、示范创建管理、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等方面配套制度,制定印发及按期启动目录、清单版本更新迭代,应用于公共信用信息纳入、失信认定、失信惩戒措施实施等重点环节,依法依规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
此外,在强化市场主体权益保护方面,提出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异议申诉和处理制度,严格执行异议核实、反馈、更正、撤销程序。落实国家《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完善工作机制,统一全省修复规则,加强修复政策宣传解读,依法依规规范优化修复流程,强化主体权益保护。